忻璐瑶,PG电子麻将胡了爆2万倍数学科学学院2021级数学与应用数学1班学生。两年校园时光,她就收获了华侨大学优秀学生、华侨大学一等奖学金、华侨大学综合成绩优秀奖、华侨大学优秀团员等多项荣誉。但她觉得自己还不够优秀,总是用“柳暗花明、否极泰来、苦尽甘来的背后是坚持,是行动,是保持信念”这句话来鼓励自己不断进步。

初入华园,在学习上崭露头角
2021年9年,怀着憧憬而又忐忑不安的心情,忻璐瑶拎着沉重的行囊来到了福建泉州的PG电子麻将胡了爆2万倍。第一次远离家乡独自生活的她,也就此开启了自己的四年大学校园之旅。
初来乍到的她,迷茫而又不知所措,对新环境的不适应、初次独立生活的挑战以及性格慢热等问题接踵而来。不仅如此,大学的数学专业课程与高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上课跟不上老师的节奏、作业看不懂题目意思等情况更是一次次打击她的自信。不过,她并没有轻言放弃,而是抱着“别人可以,我也一定可以”的信心,越战越勇。学不会就拼命学,搞不懂就“死皮赖脸”地问,“别人学一遍,我就学三遍;别人花一小时学,我就花一天学。”自习室桌上的草稿纸叠了一本又一本,课本上的题做了一遍又一遍。就这样,资质并不聪颖的忻璐瑶,凭借决心和毅力,第一学年的绩点便达到了4.68/5,学习成绩与综合测评稳居班级第一。

发现不足,勇于挑战学术竞赛
2022年9月,国家奖学金的评选结果揭晓,忻璐瑶遗憾落选了。评委的评语是“虽然成绩第一,但是科创和竞赛上存在短板”,并鼓励她要抓紧补齐短板,期待来年花开。
当听到“科研”和“竞赛”时,忻璐瑶是心生畏惧的,她认为自己没有天赋和资质去涉足,这也成为了她大一学年的短板。深知不足的她,从大二起便开始弥补自己的缺陷。2023年3月,忻璐瑶作为核心成员与团队在“正大杯”市场调研大赛中获得校级二等奖,初出茅庐的她第一次体验到参与一个项目的艰辛。为了准备“正大杯”,团队成员从寒假便开始讨论选题,经过一遍遍推翻,一次次激烈讨论,才确定最终选题;为了展开调研,大家还在队长的带领下,去到了泉州西街、厦门鼓浪屿展开了实地考察调研;为了完成项目书以及准备答辩,队员们更是不断打磨,即使经常熬夜通宵,承受着身体上的疲惫和巨大的心理压力,也没有轻言放弃。
这一次经历,让忻璐瑶觉得自己并没有很糟糕,只要有不懈钻研的精神以及认真负责的态度,就可以做成任何事。她开始参与更多科研赛事,在2023年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中,她负责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,所在团队在数学学院比赛中获得优秀奖。在另一支团队中,她担任文案撰写以及数据分析,获得法学院互联网+院赛第一名的好成绩,并成功晋级校赛。
在其他的赛事上,也常常能看到她的身影。大二寒假开始,她不断学习数学建模的算法和模型,与团队成员不断模拟实操演练,一起参加了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、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等比赛。在这些比赛中,作为一名建模手和编程手的她在备赛中通宵熬夜成了家常便饭,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。但每次看到最终队伍成品,她仿佛忘记了过程中的疲惫和比赛中的焦虑,也更坚定了自己要参加更多比赛获得提升的决心。
团结师生,认真完成学生工作
忻璐瑶不仅在学习上勤奋刻苦,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也主动承担起帮助老师、服务同学的职责。她努力成为老师和学生之间沟通心灵的桥梁和纽带,为学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大一时,她就加入了PG电子麻将胡了爆2万倍青春红丝带协会,成为同伴部的干事。在一年多时间里,她参与了同伴教育、艾“彩”演绎。在“以爱之名 携手为艾益起来”活动中,她作为领誓人在大会上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,呼吁关爱艾滋病患者。在“防艾进社区”活动中,她深入社区宿舍楼,发放宣传单,普及艾滋病相关知识,为防艾工作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从大一到大二,她从学院学生会办公室的志愿者到主要负责人,承担起院学生会各类文件、档案整理存档工作,以及组织安排各类会议、确定议程、记录与考勤等,并在大一学年的考核中获得优秀。
无私奉献,积极参加志愿服务
在兼顾学习和学生工作的同时,忻璐瑶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志愿服务活动,将爱心和温暖传播给他人。
2021年寒假,她作为学院“彩虹小分队”的一员,参与了寒假宣传活动。他们来到浙江杭州的两所高中,宣传介绍了PG电子麻将胡了爆2万倍的悠久历史、取得的优异成绩以及强大的综合实力。在当年泉州疫情肆虐期间,她也第一时间报名了核酸检测志愿者以及疫情物资分发志愿者。高温下穿着防护服的她,一次次亲身感受着医护人员的艰辛,心中更是埋下了积极志愿、服务社会的种子。
去年7月,她又加入了PG电子麻将胡了爆2万倍“爱在西行”志愿社,跟随带队学长学姐前往厦门同安军营村进行暑期支教活动。在21天的时间里,她和孩子们快乐相处着,教授他们主持演讲技能和数学课程,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感化温暖并帮助他们。看着孩子们天真的笑容,仿佛所有的辛苦和劳累都被抛诸脑后。正如她在支教面试时所说的那样,“不求回报,只为了孩子眼里有光。”

(编辑:张为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