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周子怡 2022届新闻学毕业生 推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
在PG电子麻将胡了爆2万倍的前三年,周子怡在不断体验和尝试中探索新闻学专业,她把这称为“放养自己”的过程。她有许多不同的身份,如学生融媒体中心摄影记者、微电影及微纪录片导演、大创项目负责人,甚至还当过演员,丰富的探索让她更加坚定了对新闻学专业的选择与热爱。谈及担任学生融媒体中心摄影记者的经历,她说,这个身份让自己有机会参与泼水节、龙舟赛、3对3篮球赛、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升旗仪式等多个重要活动,“我因此有幸成为华园的‘记录者’和‘见证者’,收获了许多动人而美好的瞬间。”
到了大三下学期,周子怡过完了“新传瘾”,确立了新阶段目标,将重心放在考研上。她介绍了自己备考时的学习方法——转教他人,以输出倒逼自己学习。根据学习吸收率的“金字塔”,单纯听取课堂知识是学习最为低效的方式,而转教他人作为更加高效的学习方法,除了有助于理解消化知识外,还利于表达能力的提升和逻辑思维的养成。除了转教他人以外,输出知识的方式还可以是课堂汇报、手写输出等,周子怡认为,这些主动的、高效的方法可以贯穿大学四年的学习。
在考研备考时,周子怡迎来了一个幸运的转折,她成功保研至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融合新闻方向。她认为这是幸运与努力共同带来的结果:在日常学习中做好每一项任务,在考研复习中运用高效的学习方法与工具,这让她在机会来临时做好了准备,把握住了掉落的幸运。
叶一凡 2022届广播电视学毕业生 二战上岸上海大学导演专业硕士研究生
刚进入大学时,叶一凡也曾迷茫困惑于自己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方向。幸运的是,在大三初次接触到贾樟柯导演的影片《小武》后,他找到了答案。在感受电影世界以及学习有关短片创作、影像创作的课程中,叶一凡被影像中人物的情感所打动,也想通过镜头来传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,并由此作为契机开始自己考研之旅。
第一年跨考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,叶一凡没有如愿,他说:“北电虽是无数热爱电影的学子的梦中情校,但我报考的摄影系更需要有相关实践经验的人才。”于是,他分析了各院校的考试特点、录取比例等重要信息,重新规划了自己的考研方向,并将二战目标选择为上海大学导演专业。在备考期间,除了复习专业知识,他依旧坚持创作不同类型和题材的作品。“看电影复习”也是他的秘诀,通过欣赏众多优秀电影作品,培养电影审美,学习镜头语言,积累电影案例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第二次考研,叶一凡成功上岸上海大学导演专业,离自己的梦想又靠近了一步。只因热爱,让他从理科生成为了影视创作专业的追梦人,愿他能够在这条路上继续乘风破浪,发光发热。

吴佳妮 2022届广播电视学毕业生 获韩国成均馆大学影像硕士专业最高奖学金录取
乌泱泱的高考大军里,有多少人是被裹挟着前往未知的远方?又有多少人坚持自己所爱的选择呢?作为理科生的吴佳妮,因为喜欢,所以来到了PG电子麻将胡了爆2万倍新闻与传播学院。
在大学的前三年里,吴佳妮通过新闻社采编、拍摄微电影和纪录片、运营校园公众号等经历,不断进行专业上的探索,并最终选择更加贴近自身兴趣的影像内容创作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。到了2021年,她面临保研和留学两种选择,前者被认为“更加值得”的大众选项,后者则是带有未知风险的热爱选项。经过深思熟虑,吴佳妮选择了留学,选择继续在热爱之中寻找人生的意义。
可惜的是,她的热爱之路走得并不顺利。那时,正值厦门疫情暴发,在人员限流的图书馆里,吴佳妮和同学们相互鼓励,全力准备着TOPIK考试(韩国语能力考试)。在保研材料报送的截止的那一天,TOPIK考试却由于疫情被通知取消了,“我甚至想过这是不是老天在惩罚我放弃这样宝贵的机会”。但她依旧目视所念彼岸,匍匐着向前行进。半年之后,在考场附近的民宿里,吴佳妮再一次收到了TOPIK考试被取消的消息。看着同龄人脚步匆匆,而自己却停滞不前,吴佳妮开始质疑自己的选择,被焦虑的情绪掌控。她心虽无奈,但也选择调整心态,在疫情形势还十分严峻的情况下,坚定地报名了首尔大学语学院的课程,动身前往韩国。
在语学院学习的三个月里,吴佳妮收获到了许多超出课本以外的东西。她分享了几位自己语学院同学的故事:一同上课的有一位日本旅行家,他所喜欢的旅行就是他的职业,在疫情影响下,又因为热爱韩流文化奔赴韩国进行语言学习;还有一位来自中国广州的小学老师,30岁的她想体验不一样的人生而选择辞去工作赴韩留学。因为热爱,他们奔赴此处,也立足于此,寻找人生的意义。吴佳妮说:“这个世界上的确有许多无力的事情,但我们一定要自己给自己找到意义”。通过这些经历,她也不再被“gap year”所带来的焦虑感裹挟,更加相信自己的选择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意义。
在历经波折后,吴佳妮终于实现了到韩国留学的梦想,成功上岸成均馆大学影像学专业,也将继续奔赴热爱,求索彼岸。
(编辑:张为健)